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cf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hkguolinqigong.com/www-uat/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d-search-to-menu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hkguolinqigong.com/www-uat/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forms-lite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hkguolinqigong.com/www-uat/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于大元老師與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科學研究和我

有關郭林新氣功

于大元老師與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科學研究和我
查良錡 郭林新氣功論壇 2020-07-22

 

于大元老師

 

一、在抗癌新路上有幸認識于老師

通過《癌症死亡》初識抗癌明星于大元

1990年初患癌後不久,閱讀了柯岩老師名著《癌症≠死亡》,圍繞郭林老師通過新氣功療法抗癌主題展開;其中重點介紹了郭林新氣功輔導員和抗癌明星于大元。在40多頁的報告文學中, 柯岩老師用了近1/5的篇幅,涉及對群體抗癌中典型突出人物於大元生動具體的描述,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並知道於大元的名字和郭林新氣功抗癌緊密相聯。

 

學練郭林新氣功後進一步認識于老師

學練郭林新氣功後得知,于老師是知名度很高、功夫很深、非常活躍的資深教功老師,而且具有人格魅力。

1990年8月在新街口總政歌舞團禮堂,第一次參加中國癌症康復會的成立大會,首次見到身著軍裝端坐在臺上的于老師,帶著一身正氣,準備為癌症康復助威加油!此後在一系列的抗癌活動中,都能見到于老師的身影,他為我樹立了抗癌的榜樣,渴望能有機會多向他學習請教。

 

首次從于老師手中接過聘書

1993年1月15日北京抗癌樂園成立大會,我校用一輛麵包車送我和課題組的師生到八一湖去參加。會上看到于老師精神煥發地指揮大家唱抗癌歌,立刻提升起會場的熱烈氛圍,與癌抗爭的強大氣場影響著每個到會者。難忘剛任北京抗癌樂園園長的于老師就在會上親手將抗癌樂園顧問的聘書交到我手中。沉甸甸的,感覺到要和于老師一起堅定抗癌信心並承擔責任。

 

二、于老師在課題研究初期階段兩次來我校參會

作為跟著郭林老師學功教功的輔導員,于老師一直關注對郭林新氣功的科學研究。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科學研究的初期階段,于老師曾兩次來北大分校參加相關會議。

 

第一次來北大分校

1991年7月17日, 在我校召開“癌症康復電腦系統階段總結研討會”,于老師專門來參加;印象中的于老師教功很忙,能到會我多少有些意外,同時也感到榮幸。根據會議記錄整理,于老師發言內容大致如下:

“癌症患者去練郭林新氣功,引起你們這麼多人關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工作不容易,感謝為癌症患者練功科學研究開了好頭,走起來邁開第一步的工作很重要,從研究看很受鼓舞!

想把郭林新氣功現代化、科學化,需要三點結合:

(1)新興現代科學技術;

(2)權威性-氣功功法;

(3)科學性,畢竟要有科學資料的隨機性、代表性、典型性。

從醫學角度考慮,可以請中醫方面專家參加,統一協作,制定進一步研究方案。”

于老師講話親切熱情,發表意見中肯具體;對後來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科學研究有引導作用。

 

第二次來北大分校

1992年7月22日,在我校召開“應用新技術開展郭林新氣功防病抗癌研討會”,于老師剛從外地教功回來就趕來參加。中午休會時他特別跟我說,要提前回去了,自己肚子不好,身體不舒服,就不參加聚餐與合影了!剛回來沒顧上休息,還抱病堅持參會,我心存歉疚,同時感謝于老師對科研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三、于老師高度重視並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實施

項目研究進展中遇到問題儘量幫助

對中期階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于老師因忙於教功和各種因素,沒能具體參加。但從1993年初專案申請開始,于老師就重視代表郭林新氣功研究會參加專案組成員的具體人選問題。他堅持選人要慎重,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不同意見。于老師關注來之不易的國家項目研究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不時的提出寶貴意見,力所能及幫助排憂解惑。

提供支援保證檢測物件按要求到位

于老師深知,只有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提供符合檢測要求的不同對象參加,才能保證專案研究按計劃進行。組織動員抗癌樂園相關的園民和多方堅持練功的新老患者一起,形成支持抗癌科學研究志願者隊伍。先進的儀器技術與志願檢測者結合,相互協作,是療效檢測取得可靠資料的重要保證。

嘗試教功辦班與療效檢測相結合

于老師尊重科學,在群體抗癌中不斷摸索,支持將教功和療效檢測相結合的試驗。抗癌樂園在2000年專門購買了專案研究採用過的人體經絡特性檢測儀,配合八一湖對外辦學習班,於2000年5月和2002年10月分別進行了40人和50人的經絡穴位檢測,受到歡迎和好評。

 

四、珍惜于老師加入後續科學研究的機緣

1998年秋于老師告訴我有重要的好消息。1997年應日本郭林新氣功研究會會長萬田靖武先生邀請去東京教功,同時參加中日合作共同進行的科研課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並有論文在國際雜誌上發表。于老師表示願意和我共同分享,希望今後一起繼續進行研究。

1998年專案已結題,我從工作崗位完全退下來,但仍堅持繼續探索研究。關鍵時期於老師表示要親自加入後續科學研究,給我以強有力的支援鼓勵,倍加珍惜能與于老師一起合作,共同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機緣。

 

五、于老師親身參加中日合作的科學研究並將成果引進來 用自身真功夫開啟1997年中日合作的科學研究 

2007年7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再版柯岩老師寫的《癌症≠死亡》一書,增加附錄抗癌明星自述,P.150於大元《正確認識自己得癌,正確認識郭林新氣功》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在日本做過一次測試,有6個醫學博士,看到我得了癌,還活的那麼好,專門研究我,檢查了30多項,最讓他們驚奇的是抽我的血檢查NK細胞轉換率(中國叫自然殺傷細胞,專門吃壞細胞、癌細胞的細胞), 第1周抽出來一看,唉!不對吧。我的NK細胞是66%-70%,而日本100名癌症患者,只有13%-18%,他們那麼低。我的那麼高,不可理解, 他們認為搞錯了。第2周檢查還是那麼高,我老婆也練功,也抽了血,達到64%-68%,6周連續檢查都是這樣,他們只好承認這個事實。”于老師以自己練郭林新氣功的真功夫,引發日本醫務界的好奇和興趣,由日本5個醫療與氣功單位多名醫學博士聯合參加,與北京郭林新氣功研究會於大元正式合作,於1997年上半年在日本共同完成一項醫學化驗檢測,練郭林新氣功對內分泌和免疫功能變化的重要科學研究。于老師到日本去,在教功的同時,開啟了中日合作的科學研究,利用日本先進的醫療技術條件,完成一項對郭林新氣功有重要意義的科學研究。

 

1999年6月北京抗癌樂園準備在八一湖舉辦對外培訓班。開班前夕,于老師特意通知我做好準備,已邀請日本郭林新氣功協會會長萬田靖武偕夫人來訪,專門組織中日合作科研成果共用交流的活動。

在八一湖畔,于老師主持,孫雲彩老師具體安排,我與萬田靖武夫婦偕翻譯進行了一次有關郭林新氣功抗癌研究的交流討論活動。雙方都有備而來,我帶去了項目研究的總結檔和重點論文,詳細介紹了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為重點的研究工作; 萬田先生帶來了1997年9月中日合作研究正式發表的《練郭林新氣功期間人體內分泌和免疫變化的研究》英文和日文論文,以及《郭林新氣功和對活性氧採取的對策》中文影本和相關的兩個研究參考資料; 彼此都高度尊重對方的研究成果並互贈研究論文。在交流的過程中,萬田先生曾特別指著論文中圖3 NK細胞活性檢測圖示對我解釋說:圖中分別表示了7個不同測試物件的檢測結果,包括于老師和夫人、萬田夫婦和女兒,還有另外兩個練功的癌症患者;你看,水準最高那條線是于老師的測試結果,66%-70%的水準;最低的則是一位日本癌症患者,僅是13%-18%。不久還參加了萬田夫婦在梅地亞中心餐廳舉行的答謝宴請,萬田夫人特意向每個與會者分別贈送了小禮品。于老師營建的中日合作融洽的關係和真誠友好的交流氛圍,促進了雙方對郭林新氣功的研究互相開放引進,共用彼此的研究成果。

 

中日合作《練郭林新氣功期間人體內分泌和免疫變化的研究》論文

交流以後我迫不及待的抓緊研讀手中的日文和英文原版論文。先從對照翻譯入手,認真進行筆譯,閱讀瞭解該論文的基本內容。

簡介如下:該項研究由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樋口雄三教授和小古泰則博士、日本東北醫療技術學院樋口博信博士、日本國士館大學峯岸由紀子博士、柴田醫院伊丹仁郎博士、日本郭林新氣功協會會長萬田靖武等5個單位多位元醫學博士與北京郭林新氣功研究會于大元於1997年上半年合作進行。研究採用日本醫院檢測技術和方法,對於大元等7名患者,按規定程式練功前後,分別進行連續1周的抽血化驗,內分泌指標和免疫指標檢測結果分析有重要發現。於1997年9月在國際社會生活資訊科學雜誌15卷第2期P.320-325發表論文《練郭林新氣功期間人體內分泌和免疫變化的研究》Journal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fe Information Science(ISLIS).Vol.15,No.2,September,1997,P.320~325。提供的檢測依據揭示郭林新氣功使人處於放鬆、愉悅、心安神靜練功狀態,有調節人體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而改善內分泌,提高免疫力是人體抗癌健身的根本。

 

中日合作研究成果對後續研究有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有關內分泌和免疫方面檢測在80年代國內一些學者曾零星進行過,並有文獻報導。90年代本課題組中期項目研究沒涉及到,是空缺;于老師將該項重要研究成果引進,促進後續研究的創新與突破。中日開放合作的國際交流,不僅促進對外學習開闊視野,而且在此基礎上,經過消化融合,將雙方的研究成果與進一步探索奧秘相結合,寫出專題綜述。經過不懈的努力,後續研究不斷拓展並逐步深入,經過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陸續在國內外相關會議上發表重要論文,有了新的發現,邁上新的臺階。 

 

六、開啟對外辦班與推廣科研成果相結合的新模式

 

1999年6月于老師在八一湖主持辦對外學習班,等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到,我作為正式學員全程參加,親身體驗到經驗豐富的于老師的教功特色。開班第一天, 于老師就將家中電話號碼公佈給全體學員,說有問題可以給家裡打電話,一下就讓大家感到特別親切,縮短了彼此的距離。同時宣佈不許遲到,誰不按時來就別參加了!體現出於老師教功認真、嚴格要求、一視同仁的作風。教功中,于老師將自然行功剖析分解,一個一個動作教,新學員很快就能掌握, 並記得清楚。教功過程將調心貫穿到每個環節,加上舞蹈演員的基本功底,現場幽默風趣,極富感染力,讓我受益

匪淺。我自始至終全程參加,最後通過考核拿到了結業證書。

 

開啟教功辦班與科研成果講座結合的新模式

我認真寫了學習小結,除了總結收穫外,還提出學習班是否應該考慮增加普及郭林新氣功科學研究內容的建議。沒有想到第二天一早,于老師就告訴我說準備明天就安排有關郭林新氣功科學研究內容的講座,他把自己的講課時間調開讓給我。第二天在八一湖畔首次開講前,于老師到場並主持, 第一句話就介紹說我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他滿懷深情的回憶了1980年春天,隨郭林老師到清華教功的情景,講到科學練功的重要性和對郭林新氣功科學研究的讚譽……, 讓我感動又不敢當。這件事充分體現出於老師的清華情懷和對文化知識的尊重及對科學研究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顯現出於老師雷厲風行、豪爽的軍人特質。

從此開始,1999-2008年十年間,每年北京抗癌樂園開辦對外邀請的學習班,都增加了安排我去講課的內容。八一湖畔、生命綠洲旁小山坡、望海樓賓館會議廳、京水賓館報告廳、北京抗癌樂園辦公會議室等地方,都是我和海內外朋友們交流的場所。隨著後續研究的拓展和深入,講課內容不斷更新,並從多個角度給後續研究帶來新的啟示。

于老師是抗癌新路上文武雙全的難得人才,開創對外辦班與推廣科研成果相結合的模式,促進抗癌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內容的良性互動。

 

七、于老師大力支持項目研究成果走向世界

支持資助首次參加國家主辦大型國際會議        

1999年秋天,我接到2000年4月下旬,在中國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際傳統醫藥大會(北京2000)” 的書面通知。這次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管理局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起,大會主題是“21世紀傳統醫藥的發展與應用”。為了使郭林新氣功的研究結果得到更進一步的正式認同並將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我希望能去參加。這個會是按國際會議的高規格要求舉辦的,除了論文要中英文俱全外,還要交出最低800元的會議費。這對當時我個人,不是個小數。課題專案已經結束,經費該從哪裡來?我有些不安,試著給于老師打電話。告知情況後,他立即表示全力支持,只要論文被錄取,經費問題你不用操心,放心做好準備,爭取參加。于老師毫不猶豫地支持,促使我能全力以赴完成首次參加大型國際會議要求的各項工作。2000年元旦,我接到錄取通知和正式邀請函後立刻給于老師打電話告知,他很高興,再次表示,支持郭林新氣功科學研究成果參加高規格的國際學術交流,出席會議的費用北京抗癌樂園出,沒有問題, 你不用擔心。這是一份珍貴的世紀之交新年禮物, 難忘于老師和我以這樣方式共賀新千年之禧。

 

2000年4月22日—24日,我如期參加了會議,發表論文《電子資訊技術對抗癌健身療法的研究》(991370),並收入會議論文集, 在會上做了報告。正是在於老師大力支持下,項目研究成果首次進入國家級國際會議大講堂,用現代電子資訊技術研究中國傳統獨具特色的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療法,引起國內外與會者的興趣和反響,有利於郭林新氣功對外的推廣傳播。自此,後續科學研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必要的經費支出,大都是北京抗癌樂園支持資助的。 

 

八、在接待馬來西亞朋友訪華中力薦科研成果對外交流

將專案研究成果交流列為接待來訪重點之一

2000年秋,馬來西亞郭林新氣功研究會組織新世紀馬來西亞北京抗癌之旅,前來八一湖生命綠洲等處訪問交流。于老師曾多次去馬來西亞教功,深知馬來西亞郭林新氣功研究會是1994年紀念郭林老師85周年誕辰時,唯一定制了10盒《探索郭林新氣功防病抗癌的奧秘》科教錄影帶並最早對外公開傳播的組織,親眼看到該科教片在馬來西亞傳播新氣功中的影響力,賓主雙方都重視對探索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奧秘的研究。因此于老師在帶領大家組織安排的一系列活動中,將科學研究成果進一步與馬來西亞朋友們分享交流,列為接待來訪重點之一。

 

《馬來西亞北京抗癌之旅》  2001年1月1日

 

于老師特意讓北京抗癌樂園通知我去賓館參加歡迎馬來西亞朋友們到來的見面活動。隨即我應邀接受了馬來西亞《大家健康》雜誌的專題採訪,讓我感受到他們對郭林新氣功科學研究的極大關注和興趣,接二連三的提問,持續從賓館到八一湖大巴汽車的路上還在進行。後來發出了首篇國際報導《查良錡教授用科學理論研究氣功》。該文除了在馬來西亞《北京抗癌之旅》P.54-56發表外,還在2003年秋我訪問馬來西亞時刊登在吉隆玻南洋商報上。2005年8月孫雲彩老師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抗癌明星之路》P.87-91對該文加以整理後刊登。

 

2005年8月《抗癌明星之路》出版

引導承擔更多科研成果對外交流的責任

于老師特別安排邀請柯岩老師參加在玉淵潭公園望海樓舉辦的一次抗癌專題座談會, 我應邀前去參加。進入會場後,我悄悄選擇了一個偏後邊的位置坐下。于老師立即走過來,讓我坐在他和柯岩老師一起的座位旁邊。我推辭說願意靠邊坐,于老師有些嚴肅的對我說,過去自己也不喜歡出頭露面,誰知後來現實需要,把自己推到了前面的位子上來;你也要適應這樣的變化需要。這讓我意識到今後要承擔更多科研成果對外交流的責任,同時有了這張難得的珍貴照片。于老師安排的這些活動促進抗癌的科研成果對外交流,為我2003年10月訪問馬來西亞以《抗癌經驗和郭林新氣功的科學依據》為主題的巡迴演講,打下良好的基礎。

 

九、後續研究與于老師共同在國內外發表重要論文

後續研究在於老師參與和引導下,具有開放融合國際化,創新突破重要點的特色,陸續在國內外相關的重要會議上合作發表新的研究論文,表明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科學研究逐步取得翔實可喜的進展。2004年6月查良錡於大元共同在國內完成中日合作研究《練郭林新氣功期間人體內分泌和免疫變化的研究》專題綜述(另文)。

 

2004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會錄取論文通知

2004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學術研討會上,查良錡 於大元共同發表論文《多學科交叉對新氣功抗癌健身法作用機制的綜合研究》。全文用多學科交叉方法,將中西醫結合,醫學與資訊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相結合,綜合本課題陸續取得的研究結果,重點分析討論練郭林新氣功的心腦效應,專題論述中國特色抗癌模式效應的多維功能;同時專題介紹《練郭林新氣功期間內分泌和免疫變化的研究》。該文綜合上述效應相互作用的關係,首次從人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角度,探究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的作用機制。

 

2006年6月第五屆世界醫學氣功學術交流會上,查良錡、於大元、何開芳共同發表《多學科交叉對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效應的綜合研究》,獲大會優秀論文獎。全文論述郭林新氣功的經絡、生理、心理等多種效應綜合作用, 構築患者自身抗癌健身的強大實力; 突出群體抗癌中的心理免疫與機體免疫相輔相成,在與癌抗爭戰鬥過程中發揮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將人體科學的基本理論觀點與郭林新氣功的練功實踐緊密結合加以分析,重點闡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是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之本,郭林新氣功在調節人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研究結果。

 

2006年6月第五屆世界醫學氣功學術交流會優秀論文獲獎證書

2006年11月曼谷第五屆國際氣功學術會議上,查良錡、何開芳、於大元共同發表《探索發現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奧秘的研究》;首次向國內外公佈了長期不斷探索中逐步發現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的真諦,揭示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奧秘的要點,表明它在當前生物—心理—社會新的醫學模式下,是人類與癌症抗爭的重要法寶。

同時在上述會議上,查良錡、於大元、何開芳共同發表《多學科交叉對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效應的綜合研究》;該文在梳理總結基礎上,概括介紹了應用電子資訊科學技術提供的技術手段,分別從中西醫不同角度,對郭林新氣功的經絡效應、氣血運行效應、心腦效應、生理效應、內分泌和免疫效應等方面進行檢測結果的綜合。

 

2006年11月第五屆國際氣功學術會議獲獎證書

兩篇論文均獲大會優秀論文獎。表明探索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奧秘的研究不斷深入,走向世界獲得認同,在國內外相關的研究領域處於先進水準。

2010年4月中國群體抗癌與癌症康復研討交流大會上,查良錡代表課題組發表《抗癌新路的科技人文之光》專文;紀念郭林老師百年誕辰,獻出4篇總結性論文;發現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的奧秘,揭示其抗癌健身的作用機制,論證郭林新氣功是抗癌健身的重要法寶。

 

 十、心聲的表達

2003年以後,于大元老師雖然臥病在床,但他在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全程研究中,特別是在關鍵時期親身參加後續研究做出的貢獻,他對科學研究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國際化的開闊視野,持續地發揮作用。每次我把和于老師合作寫的論文和獲獎證書送到家裡並向他講述開會的情況時,他都很高興。尤其是2006年11月從曼谷開會回來後,我帶著兩篇獲獎論文和證書去家裡看望時,于老師很激動,握著我的手久久不放;他為我們共同完成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滿意!

 

2010年4月18日發表專題報告 《抗癌新路的科技人文之光》

懷著深深的敬意,回顧總結于老師與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科學研究的全程,緬懷于老師給予的支持鼓勵和幫助。在抗癌新路上,于老師是我銘記在心的良師益友,他的感召力和傳播的正能量,給我以深刻的影響。2002年3月申請加入北京抗癌樂園,成為八一湖分園正式的園民,並補交了前10年的會費。表明從一開始,我不但是抗癌樂園的顧問,更是積極參加群體抗癌活動的一員。

 

我在生命綠洲汲取營養,更嚮往和于老師等抗癌明星領導的群體抗癌組織融合在一起,有更加緊密的聯繫。我們長期一起行走在抗癌新路康莊大道上,彼此心相連,有著如柯岩老師長篇小說《Ca俱樂部》中寫出的難忘情誼!

 

2020年7月10日是于老師離開我們八周年的日子,謹以此文表達對於老師深切的懷念。希望更多人瞭解于老師和他做出的多方面貢獻。于老師宣導癌症患者要知足常樂,與人同樂,助人為樂,並想方設法為病友們帶來更多快樂。難忘和于老師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