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cf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hkguolinqigong.com/www-uat/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d-search-to-menu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hkguolinqigong.com/www-uat/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forms-lite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hkguolinqigong.com/www-uat/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柯岩老師與抗癌新路和我

有關郭林新氣功

柯岩老師與抗癌新路和我
查良錡 郭林新氣功論壇 2020-12

 

 

柯岩老師是著名的詩人和作家,是中國抗癌新路的引領者,她始終對中華大地的抗癌群體充滿了感情和敬意,對癌症患者們懷著深沉的愛,是大家非常信賴的朋友和老師。我珍惜在抗癌新路上與柯岩老師難得的緣分與情誼。從讀《癌症≠死亡》,向抗癌明星學習;到回應召喚開展科學研究;更有幸的是應邀參加將有關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真實的科研專案內容寫進《CA俱樂部》,並促成這本書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中不少感人的事銘記心間,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呐喊與呼喚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柯岩老師發表《癌症≠死亡》名篇,吹起了群體抗癌的號角。在展現出郭林老師帶領著一批與死神角力的勇士們 采的同時,在“資料與活人”與“東方的瑜伽術”兩節中,發出內心的呐喊與呼喚!“資料,什麼資料?就是氣功治癌的系統科學的理論根據及實驗的各種資料。那,我當然沒有。而許多氣功師呢,也沒有。如果所有可能搞資料的人都在等別人去找資料,並且對古已有之及現在做的那些零星的、片斷的資料只持簡單的否定態度,那麼,還將永遠不會有。但是,我有活人。資料不是從活人的實驗中統計和總結出來的麼?”

“作為龍的傳人的 帝子孫們!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們,專家們,權威們!為了不再重演滿清及蔣王朝終日出賣原料的慘劇,讓我們創造一切條件,自己取得氣功參與治癌的資料,自己取得成功。自己著書立說,向世界介紹。而不要把氣功也當原料出讓給洋人,最終變成‘東方的瑜伽術’,而再作引進吧!”

 

 

患癌帶來新的機遇

 

1990年1月10日我被確診患乳腺癌後,在身為好醫生好兄 查良鎰親自帶領下,及時進行了中 醫結合、規範而合理的全程治療。2月4日手術出院後不久,在表姐李守榮和清華同事朋友們的指引下試著模仿練功;於3月10日放療同時,在老伴陪同下報名參加天壇公園劉培林老師主持的正規學習班,堅持按要求學練郭林新氣功,並投入群體抗癌大課堂,走有中國特色綜合治療癌症的抗癌新路。我不但順利度過了放化療的難關,而且能以飽滿的體力和精力,奮戰在新興學科教學科研第一線,成為與癌抗爭的教師。

 

慶倖自己患癌後能與抗癌新路結下不解之緣,至今仍是這條新路上的學習實踐受益者、研究探索者和弘揚推廣者。30年來始終堅持練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參加群體抗癌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身體的變化,不斷調整修煉的內容和方式;不但癌症沒有復發和轉移,而且能配合有效的治療多種慢性疾病,並能比較從容面對生活路上的曲折 險。治療期間,我反復看了《癌症≠死亡》這本書,給我以心靈的震撼,同時啟發我反復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回應柯岩老師的召喚?!癌症不能白得,患癌的特定經歷帶來新的機遇。與癌症病人接觸瞭解越多,病友連帶家人遭受的苦難越激發自己要為這一弱勢群體多做些有益事的良知。

 

隨著深入參與群體抗癌活動,特別是親身體驗練郭林新氣功對患者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新鮮事物和領域吸引著自己強烈的求知欲和興趣,引發自己要好好學習並探索其中的奧秘。我在清華學習工作了20年,“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始終影響著我。自己是從清華園走出來的癌症患者,責任感促使自己不能獨善其身,只滿足做抗癌新路上的受益者,而要在抗癌康復領域發揮個人專 ,致力於用新的科學技術與多學科交叉開展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科學研究工作。

 

萬事開頭難的困境

 

這是一項開創性複雜的全新工作。當時自己還是一個正在化療的癌症患者,學練郭林新氣功不久;自己的專業特 是資訊科學技術,而不是醫學;自己剛調入北京聯大應用文理學院一年多,新單位開展應用研究剛剛起步。而開展科學研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基本保證,這些都不會從天而降;難度確實很大。我必須面對現實,迎難而上,想方設法啟動這項科學研究。

 

邁出堅實第一步

 

結合專業特 在抗癌康復領域開展科學研究的想法,得到當時的校系領導和郭林新氣功研究會領導的大力支持;雙方願意合作,進行有關郭林新氣功抗癌防病的基礎研究。先組織好我校師生和郭林新氣功輔導員的合作,從查閱資料、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深入到練功群體中入手,帶領有關師生將專業技術的應用研究範圍擴展到人體檢測、生物醫學信號處理分析、語音學、癌症康復醫學、傳統醫學、人體科學等領域,開展前期研究工作。

 

1991年初化療還在進行,春節前後我就冒著嚴寒開始為科學研究的啟動多方奔走。2月份就與合作單位成立科研組,帶領畢業設計的學生對練功患者心肺功能進行探索性測試;同時完成癌症康復電腦系統的第一階段研製任務;並于當年7月17日在我校首次召開“癌症康復電腦系統階段總結研討會”,彙報情況並展示初步工作取得的成果,集思廣益,擴大影響,使科研工作邁出堅實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陸續申請到北京市高教局、郭林新氣功研究會、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分別資助的三個科研課題,隨後兩年相繼在我校召開科研成果報告和演示會,開啟了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要為郭林新氣功的研究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一直是埋在我和眾多人心底的夙願,但實現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1992年申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時,還因“課題超出本會資助範圍”被否定,何況申請國家級的呢!但是關鍵時刻一定要努力爭取,相信自己在清華經歷過20年紅專結合的培養教育和雙肩挑多種工作的磨練,已為主持這個新領域的項目研究做了一定的準備。我校師生與郭林新氣功研究會輔導員們是科研的基本力量,雙方正在密切合作。清華大學師友們相助,在郭林吐音功的語音分析多媒體郭林新氣功資訊系統的創建練功患者微循環圖像的分析等方面,已經起步開展了前瞻性的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結果。這些都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課題申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

 

1993年初申請時,清華電子工程系鼎力相助,是該專案第一合作單位,當時系主任董在望教授親筆寫出審查意 和保證,簽名並蓋上電子系公章。曹志剛是清華同年級的同學,電子系語音分析專家教授,專案組的重要成員。當我請他參加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後來得知,他為此竟然按照規定,放棄了原本要自己申請的一項課題。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專家郁仁存主任 期為我看病開中藥方,關注並支持我對郭林新氣功抗癌的科學研究,參與了專案啟動階段的多項活動,是申請項目組的重要成員。在多方努力支持下,作為課題負責人終於在1993年9月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案《資訊技術對郭林新氣功的療效檢測與抗癌機理的應用研究》(69371030)的批准通知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准通知書

 

實現儀器資料與活人的結合

 

從1991年初開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探索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奧秘的科學研究,先後完成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案為重點的四個正式立項的科研課題。在此過程中取得了大量的資料,實現了氣功科學研究中儀器、檢測物件與資料的全方位結合,在國內外相關領域中獲得肯定和好評,

 

研究成果有開創性,屬國際先進水準。

 

為了保證應用儀器技術的先進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資料結果的可靠性,採取走出去,多學科交叉,多單位合作的技術路線。經過不懈的努力,組織起跨學科、跨單位、跨部 橫向聯合的課題組,先後與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單位建立起業務上的協作聯繫。這些單位除清華外,有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等院校;有中科院聲學所、中科院軟體所、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航太醫學工程研究所、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單位;有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同仁醫院微循環室、解放軍304醫院呼吸科等醫療部 ……;在國內都是有知名度、有一定優勢和特 的單位,與百余名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上的研討與交流。

 

檢測物件是按照課題研究方案的需要,有組織、分期分批選擇安排的。1991-2002年前後12年間,共進行了18個類別的項目檢測。2019年-2020年,在北航居委會組織的大學生志願者説明下,相繼對科學研究的資料檔案進行了詳實的歸納整理,分裝在18個檔案袋內,完好地保存了原始資料和資料,並做出扼要的電子數位化處理。有記載累計參加檢測的物件逾635人,涉及不同內容檢測逾1355人次。其中大多數是處於不同練功時段的癌症患者,進行不同功能態檢測與部分跟蹤對比檢測,不少是 期練郭林新氣功的教功老師;還進行了不同功目練功前後效果檢測;另有不同年齡段、身體健康的及患病住院正在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參加測試。檢測物件不但全部是柯岩老師書中指的“活人”,而且都是志願者,“甘當科學實驗的小白鼠”,為了支持並配合郭林新氣功的科學研究,形成一支齊心協力接受檢測的隊伍,進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有關郭林新氣功的療效檢測與抗癌機理研究的科學檢測與實驗,提供了對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比較“系統科學的理論根據及實驗的各種資料”,在方法學上有重要突破。

 

2019上半年北航學生志願者協助整理科研檔案

 

專案研究中每一步進展,都嚴格按照國家級專案管理的規定進行,每部分都有正式的研究報告,陸續在國內外各種相關的學術會議和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40餘篇,報告內容的結果和發現,都有實驗和資料的依據,至今保持著完好的原始資料檔案記錄,為破解資料與活人難題開了好頭。

 

柯岩老師對專案研究高度評價

 

2004年6月柯岩老師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篇小說《CA俱樂部》中,專 在十七P.429-438用專案負責人真實姓名會 美國醫學專家的故事背景下,展示出對郭林新氣功專案研究的重點內容,高度評價了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在P.433寫有:“研究專案《資訊技術對郭林新氣功療效檢測與抗癌機理的應用研究》(69371030)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殿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是很不容易的。中國氣功源遠流 ,派系繁多,不免泥沙俱下,真假難辨。而真正用現代科學進行研究並獲此殊榮的至今只有郭林新氣功。為了使科研工作規範而有品質保證,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規定,同時因為是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橫向聯合是最佳選擇。……”

 

將專案研究真實寫入《CA俱樂部》

 

2004年初,柯岩老師有動意打算在 篇小說《CA俱樂部》中加入抗癌新路的科學研究內容。先通過當時的北京抗癌樂園秘書 孫雲彩老師給我打招呼,然後通過電話對我說:“1999年初稿完成後這幾年思之再三,最後定稿之前,這部小說中一定要加進氣功研究的科學內容。想有兩個人用真名,一個是馮理達教授,我的老朋友,她是醫學專家,又是中華氣功研究專家;另一個是你,你是清華大學學理工的,本身是癌症患者堅持練功,又 期致力於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特別是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專案的資助,很是難得!”電話中一再表達寫作初衷,“我在這本書裡,就是要弘揚中華優秀氣功的精華,希望用真名實事寫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對郭林新氣功專案研究的真實內容,我深思熟慮過,徵求你的意 ?”還補充說:“我雖然不大懂你對郭林新氣功科學研究的具體內容,但懂你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懂得這麼多合作單位參與專案研究的真心實意。”這個電話讓我激動不已,當即表示會按照柯岩老師的要求全力以赴。把真實的科學研究寫入文藝小說故事中,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創想,但又是一個難度很大的任務。柯岩老師先向我提出了八個問題的採訪提綱;為此,我專 寫了一萬五千多字的《答柯岩老師八問:電子資訊技術對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的科學研究》;在認真回顧總結的基礎上,提供了有關專案研究的詳實材料,便於柯岩老師將之寫進小說故事中。

 

當年春節前,柯岩老師打電話告訴我她家中保姆要回家,春節期間她打算到香山去住幾天。春節過後,立即打電話和我聯繫寫作進展,她胸有成竹的說:“我寫這科學研究可不是乾巴巴的,我在國際大背景下寫,讓美國高級醫學專家訪問你;而且不是坐在房間裡,放在大自然環境中,讓你們一起爬香山,在臥佛寺座談野餐,多有情趣呀!”。柯岩老師是激情滿懷的詩人,原來過春節去香山也與寫作體驗生活有關。她把詩情畫意滲透到這部小說中,讓嚴謹的科學研究,散發出打動人心的 春活力。

柯岩老師告訴我為了寫這部小說,有一段時間曾專 到美國三藩市採訪並寫作,同時進行認真的瞭解考察; 聞不少,發現:“郭林新氣功在國外已廣為傳播,美國那裡有郭林新氣功的組織,郭林新氣功還進入一些診所參與治療,有些美國醫學專家還對郭林新氣功的研究挺感興趣,研究的手段比國內先進!人家走在前頭了,咱們不抓緊就要落後啊!”

柯岩老師深情的說過:“中國有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的中國氣功,特別是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都是中國的寶貴東 。我們自己若不自信,不承認,還為一些‘已知障’所囿,遇到有些 吹草動就搖擺, 期下去能成嗎?難道要等到有一天,人家國外研究出了名堂,出口轉內銷,咱們再承認接納嗎?現在是人家到中國來學,弄得不好,將來有一天,咱們要出國向人家學!”她還不止一次感歎的說:“不能潑洗澡水,把小孩也潑出去啊!”。多次通話,她不斷表達內心的擔憂,而這種困惑,早在30多年前《癌症≠死亡》書中,就有明確的表示。這讓我對柯岩老師有了更多的瞭解,堅定的 族自尊心與文化自信啊!有幸在柯岩老師親自指導下配合寫作,經過4個多月的共同努力,經歷反復多次的討論修改,終於完成了將項目研究真實寫入《CA俱樂部》的任務。

 

CA俱樂部》在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破例出版

 

小說初稿1999年在三藩市就寫好了,人 文學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爭著出版,但柯岩老師直到2004年4月還猶豫不定;該在哪家出版社出版更有影響力,是作家反復慎重考慮的問題。柯岩老師認為:“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藝小說,寫作初衷是要透過中國抗癌新路上的真實故事,寫出抗癌明星們展現出的 采和新的醫學理念與新的抗癌模式。”正在這時,迎來了難得的機遇。

 

2004年2月北京抗癌樂園孫雲彩老師推薦我,應邀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參加創辦《抗癌之窗》雜誌的論證會,代表群體抗癌的患者們表達心聲。我結合個人體驗的發言引起與會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袁鐘社 的關注,隨後不久華夏時報實習記者袁月帶著父親袁鐘托她送我的 面禮,一本百余 中英文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紀念畫冊》和《天地協和》光碟,專 來家中採訪我並於2月24日在華夏時報上,刊登“重磅新聞”《金庸堂妹查良錡——用科技探索抗癌之路》一文。機緣促使我能於2004年4月向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推薦柯岩老師新著《CA俱樂部》,聯繫袁鐘社 與柯岩老師相 商談。

 

這期間還有一個插曲,袁鐘社 為慎重起 ,請著名科普作家、打假人士、反偽氣功專家司 南先生介入,想提前看小說的全部原稿。這讓柯岩老師有些為難,專 打電話給我,商討後決定有信心快速直面。司 南先生很快讀了小說全文,迅速做出積極反應,於5月12日淩晨2點完稿,寫出一篇 文《快樂地生活下去的秘密》,熱情讚揚柯岩老師和郭林老師,對《CA俱樂部》一書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柯岩老師立即寄給我一份司 南先生所寫

全文的複印稿,並在首 上端親筆寫了標注,讓我和作家一起分享其中的快樂。這篇文章基本內容於2004年8月5日在北京晚報《健康快 》專欄上發表。經過共同努力,很快達成了共識。 篇小說《CA俱樂部》,一部抗癌紀實文學作品,於2004年6月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破例出版,這是該社建社以來出版的第一部文學著作。當年7月11日在王府井新華書店6層會議廳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我應邀全程參加,與柯岩老師和眾多與會者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悅。

 

 

2004711日在《CA俱樂部》首發式上

 

通過國內以出版醫學著作為主的著名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CA俱樂部》,特別是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對郭林新氣功專案研究的相關內容以真名實事寫進小說,將科學與文學結合,並獲得該社出版認同,是很不容易的。感謝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在“出版者的話”中,為此做出的說明解釋並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CA俱樂部》的出版, 可以使對郭林新氣功專案科學研究的成果得到更廣泛的認同,有益於為更多人造福,能夠更有力地宣傳中國群體抗癌事業和理念,促進新的抗癌醫學模式的推廣。我為在抗癌新路上能和柯岩老師一起,參與完成這件事感到榮幸,難忘那段與柯岩老師一起共度的寶貴時光。

 

 

後續效應

 

2004年7月,柯岩老師圓滿完成了最新抗癌力作《CA俱樂部》各項工作。隨之2007年7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決定再次出版20多年前的這本老書”, 即柯岩老師上世紀80年代初所寫的《癌症≠死亡》名篇。總編室特為此書于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再版專 寫了近三 出版說明, 特引用其中部分共用:

 

《CA俱樂部》“圖書出版以後,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和讚譽。不但各類媒體紛紛報導,還榮獲了全國婦聯、文化部、廣電部等七個國家部委聯合頒發的‘人口文化獎’ 篇小說首獎。各地的癌症患者更是歡欣鼓舞,用他們力所能及的各種方式:寫信、送匾、自發開會慶賀,甚至數百個晚期癌症患者聯合簽名向作者和我們表達他們的感激……可與此同時,他們仍然希望出版社再版《癌症≠死亡》。”

 

“為了尊重歷史,尊重作者的原創精神,這次再版,對原文我們沒有進行任何改動。為了歷史的真實性和連貫性,除了加選了幾篇作者多年來一直關注這個英雄群體的其他短文之外,還專 選發了在廣大抗癌勇士之中,幾位不同類型抗癌明星的自述作為附錄。”

 

柯岩老師 期關注郭林新氣功與群體抗癌,1982年她將郭林老師和幾個晚期癌症病人高文彬、於大元、施柯等向死神挑戰的故事用真名實事寫入《癌症≠死亡》著名紀實報告文學中;2004年她將馮理達教授和我用真名實事寫入《CA俱樂部》 篇小說中;與時俱進,初心不變,激情滿懷並精心培育著抗癌新路上冉冉升起的群星群體。柯岩老師的這兩本名著和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的出版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經久不衰,而且更加富有新意,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值得反復閱讀思考。

 

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的研究,沒有因為專案的結題而停頓,在後期秉承鍥而不捨的精神,經過深化拓展、開放綜合與多學科交叉的潛心研究,在2010年中國群體抗癌與癌症康復研討流大會和紀念郭林老師百年誕辰大會期間,獻出專題報告文件和四篇總結性論文。

 

報告提供了練郭林新氣功對人體經絡、微循環、心腦、呼吸、內分泌和免疫等效應檢測的實驗和資料結果。同時從群體抗癌對人身心靈內在的影響進行探索,從人文社會科學、心理學、傳統醫學和人體科學等角度, 結合實證總結了中國 間群體抗癌模式的多維功能,發掘出抗癌新路對練功者整體治療作用與人體潛能發揮的要素,發現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的奧秘要點,揭示郭林新氣功對癌症患者康復的作用機制,系統論述郭林新氣功是抗癌健身的重要法寶,交出探索抗癌新路奧秘研究比較滿意的答卷。

 

銘記心懷大愛的詩篇

 

柯岩老師一直深情地熱愛著植根于中華大地的抗癌群體,在《CA俱樂部》書的封底,刊載的詩文集中表達了作者對抗癌群體發自肺腑的讚美和推崇。我們身在其中,得到詩人作家的肯定和勉勵,擁有了為生命拼搏的快樂,更加敬仰和愛戴柯岩老師!讓我們銘記這首經常在心中激蕩的美好詩篇: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俱樂部,但只有CA俱樂部不但給你以知識,而且給你以力量;不但給你以勇氣,而且給你以榜樣。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俱樂部,但只有CA俱樂部,教你在受傷之後,怎樣挺起脊樑!教你在翅膀折斷了之後,怎樣繼續 翔!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俱樂部,但只有CA俱樂部裡充滿了親情、友情、愛情和人情。在殘酷中有溫柔,在絕望中有希望,在痛苦中有詩意的夢想。”

 

緬懷敬愛的柯岩老師

 

2011年12月11日柯岩老師不幸病逝。寒冬中正處於摔傷不久的我,在病友們的幫助下,前往八寶山送別。柯岩老師是一位高度尊重知識與科學的作家,我有幸響應她發出的召喚,用現代科學技術探索抗癌新路奧秘取得的科學研究成果, 來回答她的呐喊與呼喚。項目研究得到柯岩老師給予的高度讚賞與評價,我個人榮幸得到她的關注與厚愛;重要原因是我曾 期在清華大學學習和工作,清華精神影響著我的為人做事。在2004年初柯岩老師對我的訪談提綱中提出的八個問題裡,頭兩個問題就是:“個人的專業背景是什麼?為什麼致力於現代科學技術對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的研究?”。可以告慰柯岩老師的是:2018年3月,清華大學刋發了“清華 格”徵文啟事;2019年6月20日在清華甲所舉行了頒獎儀式,我寫的《清華情結促我行》和清華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李菲菲、王程韡寫的《從清華園走出來的抗癌明星》兩文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的獎勵;兩篇文章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與清華相關的抗癌新路行;清華在讀博士生李菲菲2017年10月和我的相識與交往正是緣于柯岩老師的《CA俱樂部》。

 

 

在抗癌新路上我與柯岩老師的心緊密相連,冥冥之中巧合,柯岩名字與科研專案有著意想不到的關聯,默契且共振,蘊含著彼此之間的珍貴緣分與情誼。探索柯岩老師宣導的抗癌新路的奧秘,項目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能與清華大學、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等單位緊密聯繫並獲認同,更有利於郭林新氣功與群體抗癌的弘揚推廣,在21世紀為國內外更多人造福。

 

柯岩老師在2004年初對我八問訪談提綱的最後一問是:“個人還在做什麼和原因?”這是對我的關心和期望,引導我在抗癌新路上深入思考,並繼續努力向前。2020年12月11日是柯岩老師離世九周年紀念日,懷著感恩的心寫出此文表達對柯岩老師的緬懷與敬意!柯岩老師的兩本抗癌力著引領大家走上抗癌新路,汲取精神力量,重獲生的希望。抗癌新路因柯岩老師而更加光彩奪目,充滿溫馨快樂。